晚年徐向前写回忆录,为何评价张闻天:若是早听毛主席的话就好?
1951年春天,四月份那会儿,咱们党里的老将张闻天,他以前红军时候就当过政治局的大官儿,后来被上头看重,派去做了咱们国家驻苏联的大使啦!
聊起张闻天的革命历程,大家伙儿总会提到遵义会议。那次会议后,张闻天一跃成为党的核心领导人物,地位直逼毛主席,俩人可谓并驾齐驱。但抗战的烽火一起,张闻天似乎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再那么显眼了。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他只在东北局挂了个常委的名头。
有些历史学家说,这事儿吧,背后藏着不少特别的历史缘由。徐向前元帅在他的回忆录里头,聊到的一些真实的历史小细节,真的能让人好好琢磨琢磨,挺有启发性的。
徐向前老先生在晚年时,于他的回忆录里吐槽了一下张闻天:哎,要是那时候张闻天能早点听毛主席的劝,那该多好啊!
【一、两大红军主力顺利会师】
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前拨一拨,回到那个超有历史感的瞬间——1935年,那会儿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性大团圆。
在徐向前的回忆录里头,1935年6月那会儿,他一听说中央红军要来找红四方面军汇合,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说。虽然遵义会议他没赶上,但提起毛泽东,徐向前那是打心底里佩服。他心里明镜似的,只有毛泽东来掌舵,红军才能从那国民党百万大军的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为了确保中央红军平平安安,徐向前果断下令,让一个师的战士们火速前去支援。这一路上,他们走得飞快,就像脚底装了风火轮。那些想挡道的国民党军队,一碰到这支英勇的红四方面军,立马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6月12号那天,中央红军跟红四方面军的先锋队伍在夹金山成功碰了头。
说来挺有意思,这支队伍按照徐向前的命令,不光大方地把城镇留给了累得不行的中央红军休息,还特地调动人手,给中央红军搞来了一些鲜美的牛肉呢。
彭老总那会儿感慨万千地说:“可真有一段时间没嗅到那诱人的肉味喽!”
接下来这半个月啊,徐向前可是下了大决心,得让咱两路大军的主力能顺利碰头。他一声令下,让李先念带着最厉害的部队,一路冲锋,直接拿下了四川的懋功。这么一来,中央红军往北走的路,就算是稳稳当当、畅通无阻啦!
徐向前大手一挥,让红四方面军的各个部队忙活起来,给中央红军筹备了好些东西,像军装啊、草鞋啊、还有暖和的毛毯等等,应有尽有。他对党的那份忠心耿耿,简直让毛泽东他们心里头暖洋洋的,感动得不行。
1935年夏天那会儿,7月份左右,徐向前可算是和毛主席碰上面啦!
毛主席紧紧抓着徐向前的手,满脸喜悦地说:“向前啊,你给咱们党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呐!”
徐向前感慨道:“毛主席啊,我老早就盼着能见您一面了!红军没了您的带领,那可真是行不通啊!”
在这次碰头会上,徐向前开口说,他琢磨着能不能请中央给他换个新岗位。明摆着,他是想和毛泽东并肩作战。但毛泽东琢磨了下,觉得红四方面军那边更离不开徐向前,于是就没点头答应。
【二、张闻天要是早点听毛主席就好了】
徐向前压根儿没想过,红四方面军的头儿张国焘,瞅见中央红军人数少得可怜,跟红四方面军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家伙心里头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抢兵权了,到后来,他野心勃勃,还想另起炉灶,自个儿搞个中央出来。
1935年夏天,8月份那会儿,多亏了徐向前他们的一番苦心劝说,张国焘这才点头答应往北边进军。会上拍板了,徐向前跟着毛泽东,带着右路大军一路北上。另一边呢,张国焘和朱德领着左路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可徐向前压根儿没料到,张国焘掌舵的左路军,非但没朝北进发,反而玩了个大反转。9月8号那天,他一道电令下来,让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的政委陈昌浩,带着右路军扭头就往南奔了。
在徐向前的回忆录里头,他聊起了那么几天晚上,心里头真是煎熬得紧。一边呢,他心里头直痒痒,想跟着毛主席一路北上;可另一边,要是真这么干了,红四方面军怕是要四分五裂,前途未卜啊。再加上,陈昌浩那态度,也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徐向前老实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儿,就是没跟着主席一起北上。
在徐向前大将的回忆录里头,他聊到了张闻天犯下的一些小岔子。那时候,张国焘想另起炉灶当“中央”的野心,已经快要藏不住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闻天呢,做了些不太明智的决定。
八月份那会儿,张闻天大胆地在文章中点名批评了张国焘,话里话外都透着张国焘心比天高,行事跟军阀没啥两样。更绝的是,张闻天后来索性在总政治部大会上,大大方方地把这篇文章给念了出来。
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张闻天在读文章那会儿,陈昌浩直接火了,他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气呼呼地说:“张闻天这做法,我可不答应!我得让四方面军的兄弟们跟他较较劲!”
得知这事儿后,毛主席特地找张闻天聊了聊,开门见山地说:“闻天同志啊,你这回可真是欠考虑了。眼下这关头,你这么一搞,红军队伍里的和气怕是要受影响,矛盾也得升级,到头来,这事儿就更棘手了。”
张闻天听完,琢磨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毛委员啊,我实在没法眼睁睁看着张国焘把红军给拆散了!”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提及,倘若张闻天早些采纳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毛泽东洞悉时局,对张国焘的野心了如指掌。然而,当时张国焘在四方面军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例如,陈昌浩便是其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张闻天一发表那篇文章,张国焘要是逮着机会乱嚼舌根,红四方面军的兄弟们可能就得误会,以为是中央红军在给他们整个队伍贴标签呢。毛主席可是一直挂在嘴边,说千道万,红军得拧成一股绳,只有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那国民党给揍趴下。
说真的,后来张国焘确实干了些给中央抹黑的勾当,他硬是把中央红军北上说成是胆小逃跑。
【三、徐向前始终听毛主席的】
1937年那会儿,徐向前带着的西路军,因为人手不够,加上对那地方的地形摸不着门道,还有其他一些棘手的问题,在马家军的猛烈攻击下,差点儿就全军打光了。徐向前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回到了延安,结果没想到,张闻天他们几个头头儿,可没少给徐向前脸色看,一顿狠批。
毛主席满脸慈祥,紧紧攥着徐向前的手,暖心宽慰道:“回来就好啊,一切都没问题!”
毛泽东对张国焘的包容性确实令人瞩目,即使在张国焘曾试图分裂党的情况下。在1937年的批评运动中,针对张国焘的行为,毛泽东并未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反而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让张国焘担任了陕甘宁边区的副主席一职。
毛主席在好多党内大会上不断提醒大家,党内大家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那可是咱们革命成功的重要法宝啊。
看看徐向前这一辈子,他一直死心塌地跟着毛主席。对于忠心不二的徐向前,毛主席也是相当信赖和器重。在抗战那会儿,尽管徐向前没挂上八路军师长的头衔,但毛主席心里一直把他当作能独挑大梁的师长来使唤。
1941年那会儿,听说徐向前病得不轻,毛主席赶紧下令,说啥也不让徐向前再去前线拼命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就因为这样,徐向前才没能在抗战那几年里跟大家并肩作战。
1948年快结束时,听说徐向前因为身体太差,都得在床上指挥太原战役了,毛主席心里那叫一个急,连着发了好几封电报,催着他赶紧到后方去养病。这不,在毛主席的吩咐下,周恩来总理亲自上阵,派了医生直奔前线,去给徐向前看病。
到了晚年,徐向前元帅时常提起,要是没有毛主席来掌舵,咱们党要想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那可得经历一番惊天动地的磨难,牺牲惨重啊。
没错,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里确实对张闻天有些牢骚,但咱们得明白,徐向前是个大度的革命家,他那是就事论事,并非针对个人。实际上,徐向前和张闻天之间,那革命情谊深得很。说起来,回忆录里还有这么一段,徐向前直言不讳地说,不管以前有啥误会,张闻天始终是个好同志。
#百家说史迎新春#
